實驗室通風柜的控制方式有哪些?分別是什么?
2022-12-29 11:34:27
實驗室內的氣流控制主要是指通風柜、通風罩、原子吸收罩等實驗室常用的家具設備,以及整個實驗室的室壓。為保證通風柜前試驗者的安全,各國對進入通風柜的面風速有嚴格的要求。通常要求通風柜風速嚴格限制在0.5m/s上下。如果通風柜的風速太小,通風柜內的氣體很可能會溢出,如果通風柜的風速太大,會在柜內產生紊流,也會導致柜內的氣體溢出。經過近40年的發展,實驗室控制系統已經從最初的風量系統發展成為一種常用的自適應控制系統。
1.定風量控制(CVA)出現在上世紀40年代,無論通風柜調節窗開度如何,風量始終保持一定。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控制簡單,但缺陷也很明顯。通風柜的風速會隨著窗戶位置的調整而變化,安全系數差,能耗驚人。
2.雙穩態控制-state)當我們逐漸意識到定風量系統的可靠性和能耗缺陷時,雙穩態控制應運而生。該控制系統只有高風量和低風量兩種狀態,其典型應用是將系統減少到夜間或實驗室無操作人員時的低風量運行。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但與固定風量系統一樣,其抵抗外部干擾的能力仍然很差。同時,工況轉換時室內壓力波動較大。
3.變風量控制(VAV)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更合理的實驗室氣流控制措施,即風量控制。變風量控制是通過實驗室通風柜調節門開度的變化或通風柜風速的變化來調節系統的送風量,從而保證無論調節窗開度如何,通風柜的風速始終可以精確控制為0.5m/s。系統適應性強,能在充分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能耗,但對閘閥的控制精度和反應速度要求較高。
4.自適應控制(UBC)20世紀末,自適應控制系統出現VAV在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在通風柜和生物安全柜上安裝探測器,監控通風柜或生物安全柜前是否有人活動。
當有人操作時,保持面部風速穩定為0.5m/s,為了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如果通風柜前無人操作,則進口風速降至0.3m/s。選擇這種控制方法,可以在使用中使用VAV在系統的基礎上,能耗再次大大降低。
- 上一篇: 變風量蝶閥風量范圍是多少
- 下一篇: 智控達變風量文丘里閥實驗室的安全守護專家